26歲的萬志成在2013年從騰訊離職后兩次創業。第一次和幾個合伙人研發了挖掘比特幣的礦機,一年利潤幾千萬。2015年2月創辦了時尚社區電商平臺SEE之后,萬志成和他的投資人討論過一個問題——現在的創業,到底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代成就人?
靠比特幣一年狂賺幾千萬
萬志成的答案是時代造就人。他認為,每個人都是時代的一個螞蟻,你改變不了太多,只是幸運地抓住了這個機會。
所以萬志成的兩次創業,都是在看到一個新鮮事物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而決定進入。
萬志成的第一桶金來自于比特幣。這是一種數字貨幣,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它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而是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無法通過大量制造來人為操控幣值。由于數量有限,比特幣在2013年前后遭到人們熱炒。
萬志成進入的緣由,是在中關村的咖啡館看到一款比特幣的概念版產品。萬志成回去研究了一番,發現還是一片藍海,便找來3個合伙人,研發出一款挖掘比特幣的礦機。
在那個瘋狂的年代,這個造夢神話的產品讓他們的團隊掙了很多錢。但經過一兩年的瘋狂之后,比特幣行情急劇下滑。萬志成感到“很難抵抗這種下降力”,決定退出。
搶食跨境電商蛋糕
給他第二次創業提供靈感的是一個旅行箱。2014年萬志成在美國機場,看到一個老外的旅行箱很好看,便順手拍下照片,回國到網上尋找同款。讓他納悶的是,在信息如此透明快速的時代,他竟然沒有找到。
這讓他對如今的電商運營模式產生了疑問,為什么電商發展了這么多年卻解決不了需求?當然,旅行箱只是促成萬志成決定再次創業的導火索,而海購、跨境電商的風潮和中國市場消費升級才是其相中的大背景。
萬志成想要解決他所遇到的那種場景痛點,讓所見即所得成為新的購物模式。經過分析之后,萬志成把電商的品類定位為搜索頻次高、消費市場大的女裝。更為具體點,萬志成瞄準的是一二線城市、85后-95后的年輕消費群體。他認為,以前淘寶女裝幾乎覆蓋了一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群體,而美麗說、蘑菇街等導購、推薦電商產品也在二三線消費群體中占據了位置。反倒是一線城市那些追求時尚的消費群體,還沒有專門的平臺來服務他們。
而2015年恰好是跨境電商迎來爆發的元年。天貓把今年的雙十一主題聚焦在全球購,京東、唯品會、聚美優品等電商平臺也將海購推上主要位置,甚至網易的考拉海購也在其剛公布的財報中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績。
萬志成覺得時機到了。他瞄準的這部分人群正是跨境電商的第一消費群體,具有全球化的視野。2015年2月,從上一個創業公司離開后,萬志成叫來幾位騰訊的同事,創辦了圖片社區電商平臺SEE。
圖片找同款能否避開巨頭?
但跨境電商的大潮里已經涌入太多競爭者,包括強大的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一個剛剛創業的小公司,拿什么去和市值200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比拼?
萬志成從沒想過要螳臂當車直沖阿里而去,他選擇一條自認為能夠繞過巨頭的路。
SEE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實現“所見即所得”的購買方式,這是萬志成在旅行箱身上遇到的痛點。SEE的做法是用戶在街上或網上、電視劇里看到喜歡的衣服之后,拍一張照片傳到SEE的應用上,在簡單添加幾個諸如“外套、鉚釘、歐美”的標簽之后,發布到社區即可。
之后就會有SEE背后上千個服務商,根據圖片識別和標簽分類找出全球同款,或者相似款服裝的商品鏈接,反饋給提交圖片的用戶。SEE對外宣稱,10分鐘即可得到反饋。用戶在查看商品細節和價格之后如果滿意,就可以直接在SEE里完成購買。
萬志成把這比作和UBER類似的共享經濟模式,是服裝電商領域的C2C。SEE在此提供的中間平臺、更好地圖片識別處理技術和背后專業的服務商。
除此以外,SEE想要打造的是基于找同款的社區電商平臺。除了用戶主動發布圖片尋找衣服同款,在SEE的應用里,也會向用戶推薦明星同款、影視劇中服飾、熱門大牌同款等幾類主題。與之合作的品牌現在已經包括ASOS、Topshop、Shopstyle、EMODA、GRL、Keds 等數十家。
SEE的盈利方式是在用戶和服務商的商品交易中賺取傭金。2015年6月上線的SEE,目前擁有30萬用戶和上千名服務商。創始人萬志成告訴i黑馬,他目前所瞄準的一二線城市年輕群體數量在5000萬的規模,有能力提供服務的專業買手大概在10萬人左右。
SEE想要做的就是通過用戶產生需求最后完成購買的方式繞過傳統的電商模式,盡可能多得在5000萬消費者和10萬服務商之間建立消費聯系。
今年8月份,SEE完成了數百萬美金的 A 輪融資,資方包括IDG、晨興資本 和 BAI。目前團隊成員主要來自于騰訊,加上后面挖來的京東、阿里的運營人員,規模30人。
文/田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