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品互聯是一家專門做冷凍生鮮商品銷售的 B2B公司,要想認識一下這家公司到底有多專注,從他們的 SKU就能看出來:凍品互聯目前只有19個SKU。每年的夏季都是生鮮電商競爭最激烈的時候,今年也涌現了像美菜和鏈農這樣的B2B型生鮮電商,凍品互聯為了避免卷入生鮮市場的大戰,所以選擇了一個更小的切入點。
凍品互聯的創始人兼CEO黃瑋惟向創業邦記者介紹,凍品互聯做的就是胃中小餐飲企業提供每日的冷凍食材,主要是肉類等。全國餐飲食材規模過萬億,凍品市場規模在五千億,全國餐館超過百萬家,中小餐廳超過80%,等待凍品互聯去挖掘的市場還很大。為了保證商品的價格,凍品互聯選擇了與市場上的一級供貨商合作,減少了商品在市場上的流通環節,也會讓商品更快從產地到達用戶手里。
對于中小型餐飲商家而言,如何節省成本是他們考慮的主要問題。雖然現在的大多數中小型餐飲商家都已經與建立了合作關系,但是凍品互聯仍然有信心發揮價格方面的優勢將中小型餐飲商家拉攏到自己這里來消費。為了留住用戶,凍品互聯也采取爆款策略,用幾個爆款給自己帶長尾的銷量。
凍品的冷鏈運輸雖然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與鮮品的運輸相比已經有很大的優勢。黃瑋惟還透露,凍品互聯已經開發了一些凍品運輸的技術來保證運輸。為了加快物流配送的速度,凍品互聯也開發了司機人員使用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統,優化物流配送的路線和實現人、車、貨的匹配。
為了保證配送的靈活性,凍品互聯所有的配送都由自己的員工進行,凍品互聯目前有一個15人的司機團隊,負責公司所有的訂單配送,每天的早上7點鐘開始司機們就已經在路上了。“小型餐飲商家一般采取的都是夫妻店的形式,每天的食材采購工作非常辛苦,凍品互聯也希望幫自己的用戶稍微減輕一些生活上的負擔,”黃瑋惟說道。
在公司運營初期,凍品互聯選擇的是使用微信服務號的銷售渠道,雖然也推出了“凍凍”訂貨APP,但微信仍然是凍品互聯的主要銷售渠道。也正是借助微信的銷售渠道,凍品互聯也很方便的采取了完全線上支付的方式。
與美菜、鏈農等全品類的B2B生鮮電商相比,凍品互聯的業務稍微顯得有點單一。不過黃瑋惟對此也不擔心,“冷凍生鮮的保存與其他鮮品相比風險小,而且商戶訂購的頻率也會比鮮品小一些,這與全品的生鮮B2B并不沖突。”B類市場的特點就是要先迅速的開發用戶,在競爭對手出現之前先把用戶搞定,抓用戶也是凍品互聯目前的重點。
黃瑋惟還向創業邦記者透露,凍品互聯目前剛剛運營3個多月,現在已經獲取了5000多個中小商家用戶,并且拿到了上千萬的Pre-A輪融資。黃瑋惟還向創業邦記者表示,凍品互聯的定位已經很明確并且也在朝著既定方向快速發展,今年的目標就是為凍品互聯拿到A輪融資。
文/創業邦